目錄
文 | 孫振鵬(荷蘭EXIN國際資訊科學考試學會 亞太區總經理)
早在2016年瑞士達沃斯舉辦的世界經濟論壇中,埃森哲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南佩德(Pierre Nanterme)先生就指出:「未來的每一個行業中的每一項業務都將是數位業務,數位革命只是剛剛開始。」 ,他還提到「數位轉型失敗是自2000年以來有一半的世界五百強公司在這份排名中消失的主要原因。」
很多傳統成功企業轉型失敗的案例比比皆是,據權威機構統計,2018年全球數位轉型的失敗率徘徊在70%~80%之間。儘管柯達發明了數位相機,諾基亞發明了智慧型手機,但最終都因轉型失敗而黯然離場。其根本原因就是企業的管理層對數位轉型的理解普遍存在誤區,缺乏全面和系統的認知,以及專業人才的匱乏。
如今,我們看到各行各業湧現出一批數位原生企業,如汽車行業中的蔚來汽車,金融行業的中原銀行;也看到更多傳統行業加速了數位轉型的步伐。
在2020年11月7日舉辦的天翼智慧生態產業高峰論壇上,中國電信總經理李正茂再次強調了致力於「雲轉數改」,全力支撐經濟社會數位轉型。在這之前,我曾應邀為中國電信集團的企業大學內部講師進行線上分享,主題是「VeriSM國際數位轉型的知識體系」,並在這次分享過程中,切身體會到了集團管理者將數位轉型提升到未來核心戰略的決心。
為了規避導致數位轉型失敗的誤區,我們首先必須明確三個核心問題,從賽門‧西奈克Simon Sinek)著名的黃金圈法則開始,即「為什麼(Why)、是什麼(What)和如何(How)」的三個問題。
關於「Why」—為什麼要數位轉型?相信大家心裡已經都有了答案,數位轉型不但關乎企業未來可持續性發展,更是決定著企業的生死存亡。
那麼究竟什麼是數位轉型?即便明確了定義「What」,企業又該如何(How)轉型?
「數位轉型」是什麼?
轉型又有何誤區?
迄今為止,在全球範圍內對數位轉型較為客觀且簡明扼要的定義,來自國際數位能力基金會(IFDC)發佈的VeriSM,一套數位轉型與創新管理知識體系。
【何為VeriSM?】
VeriSM在拉丁文中的含義是「真理」,實際是六個英文片語的縮寫:
V:Value Driven 價值驅動
E:Evolving 不斷發展
R:Responsive 即時回應
I:Integrated 集成整合
S:Service 服務(包含產品本身)
M:Management 管理
VeriSM所涵蓋的6個片語是其對數位轉型的核心主張。VeriSM對數位轉型的定義是:「數位轉型是指數位技術應用,為全組織各個層面帶來的變革。其中包括了從銷售到市場、產品、服務乃至全新商業模式。」
這回答了「What」—什麼是數位轉型。
我們可以從這一定義中提取三個關鍵字組—「數位技術」、「全組織層面的變革」、「全新商業模式」。
由此可見,數位轉型並非單純的新技術應用,而是全組織層面自上而下的變革。數位轉型是指商業模式創新、不斷透過創新實現自我顛覆的過程。
當下企業數位轉型中最大的誤區,是通常認為新興技術是數位轉型的核心。然而,新興技術與數位轉型雖然有必然的聯繫,但並非其核心,真正的關鍵要素是人才和綜合能力。實踐證明,過分依賴技術本身恰恰是導致眾多數位轉型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
據觀察,不少公司把數位轉型歸屬為一個IT專案,由IT部門負責人即首席資訊長(CIO)來負責。眾所周知,在很多傳統企業,CIO的目標是服務業務,並不直接面對客戶或創造業務價值。
在這樣的傳統企業中,由IT部門所領導的數位轉型很難取得真正意義上的成功,最多只能達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客戶滿意度的目標。這些結果只能算作數位優化,並未實現真正的數位轉型—上升到戰略高度的商業模式轉型。
延伸閱讀:如何打贏企業數位轉型這場比賽?非人資不可的關鍵助攻手
數位轉型,企業要怎麼做?
除了定義數位轉型,VeriSM同時為組織數位轉型提供了理論框架、指導原則、管理模型、實踐案例,還就「How」即「如何轉型」給出了答案。其知識體系中提出了可以幫助企業數位轉型的管理模型,即管理網格。
該管理網格模型將數位轉型分為四大維度。管理網格中的兩個商業維度為資源和環境維度,兩個技術維度為管理實踐和新興技術維度。
資源維度包括:人員、資產、預算、時間、知識等元素在內的企業內部資源;外部環境維度包括:政治、經濟、文化、法律規範等元素。
其中,每一個維度中的元素都可以無限延展。如果你認同數位轉型最終落腳點是商業模式,那麼轉型中企業的高階管理者和CEO們必須正視資源和環境維度。
兩個技術維度中的新興技術維度包括了雲端運算、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慧、5G等技術為代表的新興技術元素;IT管理實踐維度則包括了以敏捷、DevOps(原指開發和運營部門的協作,後泛指組織中打破部門界線)、精實管理、服務集成與外包管理(SIAM)、數據管理、專案管理等國際通用的IT和技術管理實踐元素。
VeriSM管理網格數位轉型四部曲
英國的著名汽車雜誌Auto Trader,2000年初全英國發行量排名第一;之後數年,伴隨著網路技術的普遍應用,平面媒體的地位開始受到威脅。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雜誌社的管理層開始思考公司未來的出路。
從資源維度入手
Auto Trader當時最核心資源就是「讀者」,即網格中的資源維度的「人員」;其次是經常在該雜誌發佈汽車文章和廣告的內容供應商「汽車廠商」,即管理網格中資源維度的「供應商」;還有通過雜誌發行和廣告收入所積累的現金流,即管理網格中資源維度的「預算」。
最後,Auto Trader作為家喻戶曉的知名品牌雜誌,當然也具備寶貴的品牌價值,屬於無形資產,即管理網格中資源維度中的「資產」。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分析企業內部資源是知己的過程,以便我們充分瞭解企業本身的優劣勢。
產業環境分析
瞭解自己企業的內部資源之後,需要將目光轉向管理網格中外部的產業環境。
Auto Trader將目光轉向二手汽車交易市場,首先去搞清楚當時二手車的交易方式——是通過線上,還是通過車行即4S店交易。隨後,判斷市場是藍海還是紅海,分析競爭對手,並且瞭解在二手車交易中所涉及的相關法律法規,汽車進出口貿易的相關關稅等。這些都屬於管理網格環境維度的多個元素,包括競爭、法律法規等。
經過多輪評估和產業環境分析,Auto Trader進一步確定了平台式的商業模式轉型。
選擇管理實踐
確立商業模式的下一步,就是關注管理網格中的管理實踐維度。可以通過怎樣的技術管理實踐來開發二手車交易平台?
在傳統的軟體發展中,常用的開發方式是瀑布式開發,即大致分為需求分析、設計、編碼、測試、維護等階段。其弊端是週期過長,不利於與客戶日新月異的需求保持同步。因此,管理實踐維度中的敏捷開發、DevOps和精實IT等當今主流IT管理實踐,更有助於通過高品質和高效率的軟體來最大化地實現商業價值。
即便外包給協力廠商軟體公司來開發,在管理實踐維度仍可以通過採用專案管理、服務集成與外包管理(SIAM)來確保與協力廠商開發團隊的目標一致性,使其交付的軟體平台可以真正地實現商業價值。
結合新興技術
在二手車交易平台開發的過程中,需要考慮到如何與新興技術結合。例如,通過運用大數據、數據收集和數據分析技術,可以對現有資料庫的客戶進行客戶畫像定義,判斷和分析客戶的購車偏好;還可以將現有二手車交易平台的PC端和APP移動端的資料進行雲端存取。
透過中台儲備技術力量,Auto Trader實現了新的商業模式創新,以及不斷完成自我顛覆的過程。
從Auto Trader的案例可看出,VeriSM不但為企業數位轉型的兩大核心部門—IT技術部門和業務部門的有機結合有效創建了一套通用的語言,從而打通了技術部門、業務部門的壁壘,而且有系統地整合管理網格中,商業維度的資源和環境,以及技術維度中,技術管理實踐和新興技術,實現了商業模式的創新。
與此同時,VeriSM也提出了數位轉型的兩大階段,分別是「優化」階段和「轉型」階段。
優化階段聚焦在企業運營層面,指通過數位化技術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以及提升客戶滿意度。而在轉型階段,聚焦的是以客戶為中心的同時著眼未來,通過商業模式的創新,在被競爭對手顛覆之前實現自我顛覆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