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級學習法一萬小時的刻意練習

《刻意練習》裡提到,成為一位大師,除了要有「一萬小時」的練習,還要有「刻意練習」的反饋機制,才能在每時每刻來快速升級。

同樣在科技、商業等快速變化的領域中,也有許多企業為了不斷保有優勢,開始把一萬小時的概念,延伸到企業的成長上。

Facebook CEO馬克·祖克柏也說過:「我最為自豪的事情之一,在任何時候,都不只有一個Facebook版本正在運行,而是一萬個左右在測試。」

與此同時,亞馬遜CEO貝佐斯說:「亞馬遜的成功是每年、每月、每周、每天進行多次實驗的結果。」

敏捷式學習地圖建構方法

兩位全球網路企業的創辦人,分別都提到「一萬次實驗法則」不只看出矽谷的網路公司,在創新研發產品的思維,更是透過持續不斷的「反饋」與「更新」,讓每個產品,保持在最新的應用上。

這時回過頭來看,當企業不斷成長,要用新的商業模式來運作,為了支持戰略上的需求,除了打造扁平化組織,讓組織彈性化,賦能給員工更多的自主性外。團隊內部的成員,如何跟上發展所需的「知識」、「技術」與「相關的思維」方式,就是敏捷化學習體系,是否能支持組織的發展。

結合互聯網企業在開發設計的思路,那就是「如何快速升級產品的同時,同步進行測試」把這概念導入到學習系統上,成為「敏捷化學習系統」。

內外問題的三視角

在導入敏捷式學習系統的設計思路前,我們要先從「問題」來出發,以此來掌握執行的方向。

這個問題的視角,主要聚焦在,面臨到的挑戰有哪些,從宏觀環境發展的特性,學習需求的時間性,與解決問題是否適應這三個角度進一步來探討:「當前存在的問題是什麼樣?」

問題背後的學習特性

以這些問題來做引導,從中找出幾個解決思路來做應對,依序為:

第一,為了落實環境變化,所帶來新任務與新的學習需求,主要思考點在於「有沒有什麼方法,能將流程簡化」,也就是需要簡易的成果、更快速的流程。

第二,個人學習程度不一,同樣是一堂課,會因為個人的學習能力不同,從而影響上手的成效。主要思考點在於,如何提升個人的學習能力來思考。

第三問題,學習應用的上手程度,學習「知道」到「做道」之間,還存在時間上的落差,如何確保經驗積累的有效性,並且結合師徒反饋方式,來達成學習的成就感與互助。

敏捷式學習地圖建構流程

藉由這些問題與思考的方向,我們針對解決方式與流程化來打造出敏捷式的學習系統。流程設計上,主要可化分成五大階段:

敏捷學習地圖成效

通過學習環境需求、組織與個人的學習需求,來做衡量與拆解,把學習內容細分化,並進行內容呈現的配對,最終繪製出學習地圖。

這項成果不僅讓團隊成員,對於自己所需要的技術和工具有更具體,視覺化的呈現,還可以結合自身的學習情況來計畫。

此外,新進人員也可以快速了解自己在哪一部分的技能需要再強化,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

最後在協助新人學習上,更有自主能力來學習,因為只需要依照學習地圖的可視化成果,來了解現在的位置與目標之間,還需要哪些學習,更能夠增強了新人在學習上的確定感,以及培養出對學習的信心和積極性。

敏捷式學習雙環模型

除了打造學習地圖來強化,組織與個人學習的成效,還需要結合實際的學習成果與反饋,來達成快速的升級與調整。

這就需要借助住另一個循環系統來驅動整個流程,這就是敏捷式學習的雙環模型。

以業務增長與創新為驅動

結合業務價值來思考,主要的起點,會依據業務問題來出發,再依序從設定目標,分析需求,找出盡可能多的解決方法。

接著帶入到學習循環系統中,開發導入新的學習方式,經由內部數據評測後,決定是繼續發展,還是調整,然後快速升級學習系統。

敏捷式學習的雙環模型,主要強調的從業務價值的問題出發。也就是,問題是什麼,目標是什麼,有多少種方案,如何從這些備選方案中選擇。

業務問題的探討

從業務循環中來看,當我們提出問題時,事實上我們是在問:

雙向衡量指標確認是否有效

以此方向再進一步思考,就是怎麼「衡量」你所設想的比現在的成果更好。這就有從客戶端與定位端來看,分別有兩個問題:

解決方案的發散到聚焦

人們常會沉迷於自己想到的解決方案,因為解決方案是自己想到的,如同自己的孩子,會想去保護。所以前兩步驟是為了破除心中的障礙,不斷思考問題有多少種解決方案。 因為「解決一個業務問題,並不只有一種方案」,通過前兩步驟的發散思考,才會有創新的方法,或用新技術來推進組織的發展。

篩選機制找出業務增長的發展點

想要解決上面的問題,最重要的就是「精簡提煉」環節,通過三個問題點來篩選出真正要執行的方案,也就是從眾多的解決方案中,選擇其中一部分,進行快速驗證。

打造持續升級的動態學習體系

當這些問題都釐清後,就是結合學習循環系統,針對「戰略需求」或是「新解決方式」來設計學習內容與學習型態。

來支持業務發展上,會面臨到的問題。也就是,通過解決方案的釐清與篩選,再由學習體系來支持業務所需的執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