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如果我們不按照古老法則過完短暫人生,那就實在太遺憾了。
亨利.大衛.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
《寫給哈里森.布萊克的信》(Letters to Harrison Blake)
童年時,每一年父母都會在衣櫃門板上標記我的身高。我因此有一種進步的滿足感:我越長越高了。看著一個重要數據穩定上升,對群體而言,同樣令人感到欣慰。
正因為如此,企業與組織才會記錄受訓員工的人數、提供的餐食、賺取的獲利、通過的考試,以及受到懲戒的犯罪者。這些措施似乎是評判一項計畫或一個人進步的簡單、客觀方法,你只需要知道選定的數據是在上升或下降就好了。慈善團體、投資公司、非營利事業、政府機關,當然,還有公司行號,均倚重這類指標來做出決策。
達成數據目標跟達成實際目標是兩回事
然而,達成數據目標跟達成實際目標是兩回事。
- 成千上萬人或許受訓成為農民或工程師,但可能只有一些人持續從事他們的新工作。
- 我們或許在社區裡提供成千上百份餐食,卻無法解決人們挨餓的原因。
- 一家公司在邁向崩潰之際也能夠賺錢。
學生們可以考試及格,卻沒學到對人生真正有用的東西。 - 城市的犯罪與暴力猖獗,坐牢的人越來越多。
印度微型貸款危機
二○一○年印度微型貸款危機爆發前夕,不是只有馬哈揚等個人被短視近利的指標給矇蔽。企業與投資公司動員起來,努力達成數據目標,包括提高特定地區的貸款金額。微型貸款企業向投資者報告他們的高貸款償還率和貸款資產組合擴增。
在危機時期,許多微型貸款業者倒閉,其他業者則債台高築,因為他們未能察覺到這個產業正要掀起的一場災難。
沒有數據目標,事情可能更糟
我們在檢視這類事件時,可能會遽下結論認為,團體組織不應再依賴數值目標。可是沒有這些目標,事情可能變得更糟。
政府機構可能依據盲目的信任和無限的耐心去評估產品或援助計畫是否發揮作用,而不是合理的判斷。企業或許拿長期思考作為藉口,為他們的平庸或失敗辯護。領導人或許忽略中期措施所顯露的未來災難信號。這將構成未能充分衡量的危險。
在理想的世界,企業應該思考未來,而不只是為了眼前必須創造業績。
指標可讓團體組織的人看到自己有所進展,在事情出錯時修正路線,將長期計畫切割成較小的步驟。你需要長期檢視資料點,而不只是用快照形式,才能看出市場成長、氣溫不斷升高或者投資組合虧損等趨勢。
那麼,企業組織如何在合適時間選擇合適指標,並且避開短視的指標呢?
樂觀者的遠見:在莽撞決斷的時代,我們如何克服短視、超前思考?
作者:比娜•文卡塔拉曼
譯者:蕭美惠
出版社:時報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