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何宇欣 顧問

隨著全球經濟整合程度日益深化,知識經濟體系逐漸成為企業競爭的核心基礎,員工協助方案(EAP)正面臨結構性轉型的關鍵時刻。作為連結組織策略與人力資本發展的重要橋樑,現代EAP已超越傳統的問題導向模式,轉向更為全面的員工適應力培養與組織發展支持功能。

本期何宇欣顧問分享全球化帶來的競爭環境擴張、員工跨國移動常態化以及多元文化交融等3大挑戰,並探討知識經濟如何重構EAP的服務模式與價值定位。人力資源專業人士需理解這些趨勢對EAP的本質性影響,才能設計出符合時代需求的員工協助策略,有效促進組織韌性與人才競爭力的提升。

員工協助方案(EAP)是一種因應環境變遷與個人成長,協助員工解決問題與適應環境的客製化的服務方案,因此社會環境的變遷對EAP會有重大的影響,近年來全球化的蔓延與知識經濟的崛起對商業環境影響,也不可避免的讓EAP有了急速的轉變。 首先,工商業環境與競爭的「全球化」造成了三項明顯的影響: 

競爭環境的急速擴大

競爭對手不再只是地區性的,更是全球性的,這使得組織必須快速且不斷的適應與重整,才能因應無法預期的競爭者的出現及急遽變化的全球經濟環境。這也使得員工的能力必須具有不斷適應、學習與多元的能力,以配合組織不斷的轉變與調整;企業更需要的是能夠配合組織調整與適應的員工,以及能快速上手與發展新工作的即戰與創新能力。

這讓EAP由過去專注於員工問題的解決,轉向關注員工自我生涯定位與環境適應能力的培養,並協助排除員工環境適應上的困難(如家庭議題、人際融合等),甚至出現預防性的服務方案,讓員工了解組織變動的原因與常態化,協助預先培養員工對環境轉變適應的能力,進一步能具有全球化的視野,轉而協助組織去因應全球化的挑戰。 

EAP因應全球化變化與趨勢發展方向
圖片來源:Pexels

員工呈現大規模的移動 

全球化的移動不再只是離職或出差,更是大規模的外派、駐外、長時間異地工作、甚至在異地求職或工作移民都成為常態。距離不再只是高雄與台北(地區性),更是國與國(區域性)、甚至是洲與洲(地域性);而外地工作時間不再只是幾天、幾週,而是1年乃至於3~5年都是常態。這對員工是一大挑戰,必須有移動的興趣與能力、良好的溝通技巧、對環境的敏感度、良好處理與安排家庭生活個人議題的能力。長時間在外地工作的影響不只限於自己,更會與家庭、社會、政治、文化、經濟等系統的脈絡有關。

EAP為此要考慮的不再只是個人專業能力、壓力因應、與工作環境適應的問題,更需要思考員工在當地的支持系統、家庭照顧的安排、文化衝突的適應、移動過程中的生理調適與照顧問題、甚至在長時間移動的缺乏歸屬感、或歸建之後不適應性,都必須考慮其中;使得EAP在進行輔導時,由員工單一問題的處理轉而加入生態觀點的協助,照顧員工之外更要顧及與員工有關的系統對他的影響。

多元文化的交流

「全球人為全球用」已是現在工作場域的寫照,身旁的同事可能來自於許多不同的國度,成長在不同的社會脈絡,擁有不同的文化背景與習慣,而國與國之間的關係也有微妙的影響,因此員工必須具有多元文化相處及工作的能力。多元文化對於許多成長過程只接觸單一文化的員工而言,即便具有共同的語言能力,但卻缺乏多元文化的敏感與工作能力,容易因此導致歧視與衝突的發生而不自知,阻礙了組織的工作與發展;而前往異地工作的員工,也必須具備當地文化的認識與敏感才能在合法與尊重的前提下與其他同事共同工作。

這對EAP也是挑戰,因為過去EAP多提供客製化的「在地」服務,對於特殊群體議題(如女性、殘障等)是熟悉的,但對於多元文化的能力專注卻是欠缺的,因此在全球化而導致文化交流與衝擊的浪潮中,EAP也開始涉入多元文化的適應與協助的領域,來協助本地員工具備多元文化的工作敏感與視野,並協助外來員工具有當地文化的認識與適應能力。

EAP趨勢發展-跨國人才交流
圖片來源:Pexels

其次,「知識經濟」對EAP也帶來極大的影響。全球化帶動了知識經濟的發生,知識控制經濟,或知識帶動了經濟的趨勢。知識的開發與累積已成為企業主要工作,加上近年隨著組織穩定承諾的瓦解,員工的流動成為常態;「員工能做多久」已不是企業關注的問題,「員工能提供什麼」才是企業想努力的方向,而這貢獻不只是實質的工作表現成果,更重要的是對工作的know-how或創新知識的累績。

因此,企業除累積員工直接的專業知識外,更需要讓員工能不斷的學習新知以應用到其工作上;此外,企業更要塑造有利於學習與創新的制度與環境,讓員工具備學習的動機與意願。

是故,EAP為了協助員工適應知識經濟的環境與趨勢,應從塑造友善於知識累積的工作環境與制度設計開始,同時關注與提供員工學習與工作相關及創新的知識,並協助員工了解環境的變遷與社會的脈絡,讓員工能「參與」組織的發展規劃及執行,能與公司共同建構相同方向的生涯,當員工與組織的目標一致時,員工所累積出來的知識便能為組織所用,組織所累積出來的知識便能轉換成為經濟的力量,再回饋到員工的身上,這跳脫EAP過去僅協助員工問題的處理,轉而往更正向「員工與組織的合作與共榮」的方向前進。

延伸閱讀:善用EAP協助方案:攜手員工面對快速變遷環境【何宇欣專欄】

全球化與知識經濟不只是挑戰,更是EAP服務創新與提升的絕佳機會。從單純解決問題到培養員工適應力,從個人輔導到生態系統協助,從在地服務到多元文化支持,再到促進員工與組織共創價值,EAP的角色正在不斷擴展與深化。了解這些趨勢變化,不僅能幫助員工更好適應全球化與知識經濟的挑戰,更能為企業培養出具備全球視野、持續學習能力和創新思維的人才。

您也有訓練需求嗎?

填寫訓練需求表單,我們將盡快派專人與您聯繫,提供相關培訓建議與資料,以協助您的企業人才持續發展。

何宇欣專欄

何宇欣老師專精於員工問題發現與因應、跨世代員工管理及績效管理等議題。過去曾任張老師基金會專任輔導員及生命線協會總幹事經歷,深信「沒有問題員工,只有員工問題」。協助企業與員工共同面對職場轉型挑戰,年度企業諮詢與培訓時數突破800小時,橫跨科技、製造、服務等多元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