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摘自《AI的它時代》AI,臺灣的重大機遇,林之晨 作者序

過去10 年,數位轉型是許多「傳統」企業的共同課題,有些是既有獲利模式遭數位侵蝕、顛覆,無法死守四行倉庫,必須殺出重圍;有些則是看到數位化「賦能」的契機,希望利用數位科技大幅提高經營效益;另一些企業則是投入數位原生新事業,爭搶高速成長的數位營收大餅。

但是這個連豬都會飛的風口,時至今日其實已經不靈。

廣告與電商,兩大數位營收引擎的年成長率持續下探。從動輒三位數的天上,近兩年掉回10% 上下的人間;疫情期間曇花一現的訂閱紅利,如今也已消失,連全球第二大OTT(Over-the-top media services, 串流媒體服務) 平台Disney+ 的訂戶數都開始呈現衰退;其他數位垂直媒體服務也普遍疲弱,以蘋果(Apple)為例,在硬體衰退下全力成長的服務營收,年成長從2018 年的40% 高點,持續滑落到今日的10% 上下,因此可以說,數位轉型的紅利期已經結束。在此刻,企業的升級必須找到新典範,否則在未來幾年即使加倍投入傳統數位轉型,也很難再收到紅利。

幸好,時代巨輪適時的把AI 的大門打開了!

例如,與全球其他電商一樣正面臨營收成長趨緩的亞馬遜(Amazon),人均產值竟然在短短5個季度內,大幅上升了28.1% !其中的關鍵就是AI 機器人。亞馬遜的機器人大軍,從2019 年的20 萬台,持續增加到2022 年的52 萬台、2023 年的75 萬台,近期又引入可相容人類工作環境的人形機器人,完美演示了在新一波產業升級中,AI 所扮演的關鍵作用。

又例如,臺灣電商龍頭momo 購物,近年也積極投入AI 應用,包括運用各種智慧倉儲的人機協作機器人,大幅提升人員作業效率一倍以上;同時也開始以AI 預測消費者需求,動態配置包括800 個台灣大哥大門市在內的短鏈物流系統,成效卓越!

AI的它時代
圖片來源:Pexels

AI 時代大週期帶來巨變

是的,從2020 年開始的這一個20 年AI 時代大週期,全球經濟與社會都將迎來比前面80 年的4 個週期更為巨大的變化。

可以預見,這些變化會整體提升人類的福祉,但卻不是平均的提升。有些地區、產業和人群會獲得更大的利益,有些則提升得較少,有些人群甚至可能是受害者。我認為這個AI 時代有以下3 項重要影響:

影響1:「人口紅利」典範式微

未來十幾年中,具備超級智力的AI 勞動機器人、AI 知識工作機器人、AI 助理(AI Agent)等推陳出新,將徹底而且大幅的提高人均生產效率。當先進國家可以用機器人補充勞動力缺口,過往發展中國家所依賴的「人口紅利」成長機遇將式微,甚至可能反向變成「人口詛咒」——因為發展AI 將在內部產生更大的年輕人失業等社會議題,而不發展AI 則對外失去競爭力。

影響2:AI 霸權

在全球競爭中,擁有領先AI 技術的國家和企業將佔據主導地位。這種技術霸權可能會加劇全球不平等,進一步擴大貧富差距。大規模數據的掌握和先進AI 算法的運用,使得一些科技巨頭能夠在市場上取得壓倒性優勢。同樣的,同一地區的不同產業間,擁有AI 優勢的產業可能會「吃掉」AI 弱勢產業;同一產業內,AI 也可能會加劇產業內的「贏者通吃」現象。

影響3:產業典範轉移

如同過去電腦自動化、網際網路、行動裝置都曾經深刻的改變了許多產業的樣貌,AI 時代的技術應用也將徹底改變許多行業的運作方式。例如,新一代的AI 機器人,將在倉庫、農場、礦場、工地與人協作;醫療行業將因為AI 診斷和個性化治療方案的普及而變得更加高效和精準;製造業將透過AI 自動化和智慧製造系統實現生產力的飛躍;服務業將因為員工訓練、AI 服務機器人等技術突破,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未來這場AI 變革,也將是企業的新一輪賽場,適應者將勝出。

AI的它時代
圖片來源:Pexels

臺灣在AI 時代的機會

身為APEC企業諮詢委員會(APEC Business Advisory Council,ABAC)臺灣的三位代表之一,近期我與各國代表交流的話題都離不開AI,全球都在密切關注AI 帶來的機會與挑戰。從全球經濟的格局中,我們看到臺灣不論是短期或中長期方面都有很好的機會,包括:

機會1:科技商機

AI 第一波帶動的半導體、伺服器、電腦與手機等硬體基礎建設需求,也就是產業常說的「科技軍火」商機,臺灣是名列前茅的受惠者。

機會2:自動化商機

臺灣的人口數不夠多、少子化缺工問題,剛好遇上AI帶來的新一波自動化機會,臺灣政府及企業可以毫不猶豫投入,不用擔心它帶來勞工過剩或失業的社會問題,反而可以藉此機會大幅提升產能,重新獲得製造業帶來的經濟活力。

機會3:經濟戰略自由度

臺灣社會整體已經脫離了發展瓶頸(如中等收入陷阱等),經濟強韌、科技實力積累深厚,具備足夠的戰略自由度,只要深刻認知AI 這個大週期趨勢,我們比絕大多數經濟體更具優勢。

機會4:引進國際多元人才

競爭的基礎是人才,臺灣的人口數確實略顯不足,所幸在近年各行業普遍缺工、各年齡層勞工充分就業的情況,臺灣從政府到企業甚至個人,都有高度共識要積極引進技術人才。有這樣的鋪墊,臺灣可望積極打開國門,引進更多國際化、多元文化的AI 技術人才,成為更國際化的軟體創新中心,在AI 時代掌握住長期的軟體機遇。

臺灣要從第一波的AI 硬體機遇,擴散到更多產業,抓住更大、更長久的商機。在這個AI 新時代,創業者、領導者必須運用AI 升級既有商業模式,同時也運用AI 打造新的成長引擎。

AI的它時代,AI發展
圖片來源:Pexels

擁抱AI 作為效率提升工具

在既有商業模式方面,要在低成長、甚至不成長的營運體系中,運用AI 大幅提升單位生產力,創造底層獲利的加速成長。今日AI 早已能倍數增加軟體工程師、美術設計師、文字工作者的生產力,而在接下來的演進過程中,AI可賦能的對象只會持續增加。因此,企業進行AI 升級的第一個重點,是大力擁抱這些效率提升工具

延伸閱讀:企業應用AI的5維度策略框架

在那之上,企業必須在AI 時代,發展新的商業模式。舉例來說,聯發科推出「達哥」AI 平台,已經獲得數十家企業使用。另一方面,LINE 也與台灣大哥大、AI 技術商碩網合作,推出為中小企業打造的「AI 語音預約服務」,發展廣告、貼圖之外,新的AI 獲利引擎。

沒錯,軟體的發展是關鍵,而新創生態系則是重要的推動策略。一個可喜的現象,是臺灣近年愈來愈多政府與產業合作推動AI 創新在臺灣落地,甚至國際擴散的專案。例如,2023 年Google 臺灣與國家發展委員會、台灣大哥大、鴻海科技集團共同主辦第2 屆「孵創計劃」(Project Hatcher),集結超過20 個不同領域單位,共同挹注新創資源,一起將臺灣新創推向海外。

本屆「孵創計劃」也借鏡國外成功新創節目案例,首度投入影音製作,由台灣大旗下的OTT 平台MyVideo 獲文化部補助, 與Google 共同出品臺灣第一個新創實境節目《Project Hatcher》,讓更多臺灣新創團隊故事被世界看見。我以實境秀決選評審身分出席節目首映會後論壇,與新創團隊交流。本屆入選的40 組新創團隊中,主要聚焦於AI、電動車、Web3、區塊鏈等領域,其中超過一半與AI 應用相關,相信這些新創團隊會是在AI 時代掌握機遇的生力軍。

面對AI 技術的快速發展,沒有人可以孤軍奮戰。我認為,新創聚落是臺灣在這個AI 時代的重要戰略。台灣大哥大自2019 年與AppWorks 戰略結盟,AppWorks 自2009 年成立至今,扶植新創數超過530 家,總年營收超過新台幣5,200 億元;台灣大哥大也積極透過策略性投資,與新創合作、成長, 陸續入股91APP、SoundOn、CloudMile 萬里雲、USPACE、KKBOX、Partipost 等,而這些新創也多半來自AppWorks 生態系。

擁抱AI 工具、加入新創聚落,做好AI 時代的布局。無論你準備好了沒有,AI 的大拓荒時代早已起跑!

您也有訓練需求嗎?

填寫訓練需求表單,我們將盡快派專人與您聯繫,提供相關培訓建議與資料,以協助您的企業人才持續發展。

AI的它時代

《AI的它時代》臺灣企業的大機遇

作 者 :林之晨、蔡祈岩
出版社:天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