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文 | 吳曉華 Echo 顧問
VUCA環境下的決策挑戰與風險
現今多變(Volatility)、不確定(Uncertainty)、複雜(Complexity)和模糊(Ambiguity)等各項變動特性已成為世界的常態,當企業面臨變化迅速或難以預測的環境時,管理者的決策常面臨一些挑戰和困難,這些挑戰包括:
- 不確定性增加:環境變化快速使得預測未來變得更加困難,企業需要在缺乏完整訊息的不確定情況下產出決策。
- 決策風險性提高:由於技術變革、法規變動或是新市場競爭者出現,帶來許多無法預測和難以應對的風險,因而增加了決策的困難度。
- 靈活適應性薄弱:企業缺乏適應能力,由於過於倚賴過往經驗,以致很難及時動態調整策略、產品和服務,無法有效回應市場與環境迅速變化的需求。
- 訊息整合困難:快速變化的環境常帶來零散複雜的資訊,企業慣用的線性思考方式,往往產出單一解方,僅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無法系統化的整理資訊並產出整合性的決策脈絡。
管理學者明茲伯格談到組織策略時,便提到「策略管理是一個動態流程,包括靈活的策略規劃和策略執行機制」,規劃與執行兩者關係密不可分,無法切割。為能順利達成目標,所有預先規劃擬定的各項攸關品牌、營運、銷售或服務的策略與計畫,需要隨時考量內外在環境的變化,根據所處不同情境的人、事、時、地、物,進行策略的動態調整。
近年來迅速劇烈的環境變化,更加深了策略動態調整的困難度,管理者遇到一連串難以預測的變化,往往措手不及,只能被動接受,趕緊忙著救火,解決問題,無奈地默默承擔著這些讓人疲於奔命與焦頭爛額的壓力,所以每次在課堂上秀出這張圖片,總是引起在場主管們的共鳴與苦笑……,因為計劃總是趕不上變化!
延伸閱讀:VUCA時代企業永續經營的關鍵:組織賦能與敏捷決策
建立快速變化環境下的敏捷決策能力
由於動態調整是策略管理的重要環節,也是達成目標的關鍵因素。因此,主管在日常決策管理,便需要建立敏捷應變的思維能力與決策能力,才能支持企業策略與營運管理的彈性靈活調整,及時有效的因應環境變化與挑戰。管理者可以採取以下的決策流程與方法,建立快速變化環境下的敏捷決策能力:
- 監控環境:關注環境變化和競爭動態,即時監控外部資訊並掌握內部資源,評估內外部變化對企業的影響。
- 發展替代方案:一旦發現重要變化與影響,便可立即發展替代方案並評估相關風險,加強風險管理和危機應對措施。
- 評估替代方案:善用團隊集體智慧,決策者可迅速徵詢團隊或同儕的意見,提高方案的思考廣度與完整性。
- 選擇方案:鼓勵團隊參與並達成共識,如無法達成共識,則由高階主管決定,避免延誤決策時機。即使無法取得完整資訊,或尚未完全做好最後決策,也可以開始行動,經由邊做邊想邊修正,進行迭代優化與改善。
- 整合策略:與其他決策及整體策略方向進行整合,以產生綜效。
如此,當主管面對難以預測的環境變化時,便能夠快速觀察並順應環境,進行策略思考,迅速找到問題與方向,敏捷進行決策和營運管理,有效應對變化迅速的市場環境。
敏捷決策力_Red Team Thinking紅隊思維:對主管的協助
紅隊思維Red Team Thinking 是由美國軍方和情報機構所研發的一套正式決策流程,從2001年迄今,美國軍方便投入數千億美元的國家級預算,奠基於神經科學、認知心理學和決策制定等國際學者的研究資源,並結合批判性思維邏輯,規劃一系列思考流程與工具,協助軍方高階軍官制定軍事戰略時,能預先擬定備援應變計畫,確保軍事戰略的決策品質與成果。
自2015年開始,世界各地企業,包括財富 15 強的跨國公司及科技新創企業,經由紅隊思維流程與工具,協助管理者面對複雜變動與不確定的環境時,能建立透徹的洞察力,展現創新思考和行動,在動態環境中取得競爭優勢。當企業需要為營運、創新、品牌、銷售或服務等各項策略,制定決策並產出計畫時,紅隊思維工具可協助主管提升敏捷策略思考能力,並在決策制定流程中,降低決策風險,提升決策品質,持續動態調整與迭代優化企業的營運策略,靈活回應環境變化。以下為企業適用的5大管理決策情境:
- 新策略的制定與提案評估。
- 策略執行過程中遇到阻礙與問題。
- 探討策略、計畫與解決方案的失敗風險,擬定應變計畫。
- 促使團隊分享觀點並主動參與。
- 對關鍵利益相關者發揮影響力。
紅隊思維既是一種思維模式,也是一套系統化的思考流程與思考工具。目的在於協助企業規劃組織策略時,能以不同的方式思考營運與業務,挑戰管理者與團隊的思考盲點,揭露隱藏的風險威脅,辨識錯失的商業機會,並對企業策略與計劃進行壓力測試,進而提出替代觀點,產生創新選擇方案,提升策略與計畫成功率,以更快速的決策力與行動力,解決企業實際營運議題,敏捷應對環境的複雜變化。
參考資料:Strategic Decisions Making in High Velocity Environment, L. J. Bourgeois III and Kathleen M. Eisenhardt,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