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文 | 何宇欣 顧問
快速變遷的職場環境中,企業與員工的關係不再只是單純的僱傭關係,而是更趨向全方位的關懷與支持。員工協助方案(EAP)作為連結企業與員工心理健康的重要橋樑,其發展歷程與未來趨勢值得我們深入探討。本期何宇欣顧問為大家分享EAP的演變脈絡與未來發展方向,從問題解決到幸福感塑造,從被動應對到主動預防,EAP正以更貼近新世代需求的姿態,重新定義職場健康的意義。
隨著社會的變遷、心理學典範的移轉、與管理學的演進,員工協助方案(EAP)也經過多次的轉變,如下簡表:
時間 | 專注重點 | 提供服務及方案 | 主要觀點 | 管理學觀點 |
1940s | .酒癮戒治 | 酒癮戒治 | 精神醫療觀點 | X觀點 |
1970s | .酒癮戒治 .與戒酒有關問題 | 酒癮戒治、家庭工作與相關服務 | 社會工作觀點 | Y觀點 |
1980s | .直接影響員工工作表現的個人議題 | 壓力管理、人際溝通、精神疾病、組織式生涯發展 | 人力資源觀點 | Y觀點 |
1990s | .影響員工工作表現的個人及家庭議題 | 壓力管理、家庭支持方案、財務/理財/醫療服務 | 生態觀點 | Z觀點 |
2000 | .員工個人問題處理 .員工問題的預防 .組織支援與管理諮詢 | 客製化服務、預防性服務、危機處理 | 從問題解決觀點轉向預防觀點 | Z觀點 |
EAP歷經這些轉變多與當時的社會環境有關,而且轉變的時間越來越快,顯現EAP與社會脈動及專業服務是有著緊密連結的。至於未來EAP的發展趨勢,明顯的反映目前社會的脈動也正是多元而分歧的,與EAP相關的各專業協會依其專業立場與發展而有不同的見解,整體而言,大概可分為下列四項:
1. 講求效率與問題解決
社會步調的快速轉變加上企業顯著的成本考量,對於問題「該如何解決」的關心多過於「為什麼發生」,而企業長期關注使用率與成本也讓EAP的服務時間與成效被壓縮。因此,焦點解決與後現代取向的諮商模式被大量運用在EAP服務,而精神醫療的評估與診斷觀點,將限縮在EAP初期的評估服務中。
2. 由問題解決轉向預防與健康的觀點
EAP到2000年後加入了預防性的觀點,並且隨著正向心理學與健康行為觀點的產生,員工健康環境與行為的塑造將更是企業關心的議題。

3. 不僅關注員工個人問題,更應關注員工幸福感的塑造
EAP未來無論是在諮商或預防性服務,更需要關注的是員工幸福感的塑造。過去EAP多是以增加員工對於壓力與環境的適應能力為焦點,但對於環境的適應並不能增加員工對於企業的期待與向心力;而要增加員工的向心力與歸屬感,則必須由增加員工的幸福感著手。
4. 新世代與科技社會的挑戰
這幾年科技社會的轉變不只是影響了EAP的服務方式、工具而已,更重要的是社會文化的改變影響了EAP服務的定位與設計。EAP服務要更重視在這樣社會環境下所產生新世代的特質與生活型態,他們有著截然不同的工作期待、態度與問題,與過去穩定、步調緩慢、專注、害羞隱匿、重團隊與規範的舊世代不同,因此EAP應更加關注新社會與世代的特質與轉變。因此,焦點解決與後現代取向的諮商模式被大量運用在EAP服務,而精神醫療的評估與診斷觀點,將限縮在EAP初期的評估服務中。
延伸閱讀:員工幸福感不是烏托邦,幸福組織是可以實現的!【企業實務案例】
透過顧問的分析,我們不難發現EAP已從問題處理機制,逐漸發展為關注員工整體幸福感的全方位服務。在這個充滿變數的時代,EAP不僅需要跟上社會脈動,更要因應新時代員工的需求。對企業而言,將EAP視為投資而非成本支出,才能在人才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對員工而言,善用EAP資源不僅能解決當下困擾,更能提升生活品質與工作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