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文 | 周偉 培訓雜誌 隱智信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創始人
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 ( Peter Ferdinand Drucker ) 在19世紀60年代提出,未來的企業組織將主要由專業性、自主性強的知識工作者組成,對這些知識工作者的管理和培養,需要建立全新的理念和方式。
時至今日,預言成為現實。隨著技術與社會的發展,知識工作者逐漸成為企業員工的主流,以員工「培訓」為核心業務和主要手段的傳統模式面臨巨大挑戰。在此背景下,企業透過知識管理和完善內部知識體系和知識獲取管道,進入學習2.0模式,已成當務之急。
Part.1 傳統培訓學習模式面臨的挑戰
從知識工作者的業務及工作特點來看,由於組織專業分工細化,具備勝任力的員工需要負責模組化的工作,在所負責業務範圍內進行獨立決策,同時由於業務的快速變化,還需在工作中持續創新。從其素質專長來看,因為有了更好的教育背景、面臨更高的業務要求,員工需要有紮實的專業功底、出色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意識、較強的自我成就動機。
知識工作者的這些特點,帶來了更高的學習提升要求。比如,幫助他們學習和獲取專業領域全面和最新的知識,使其具備負責模組化工作和獨立決策的能力;支撐他們在創新型業務中邊探索邊學習,實現持續創新;發揮其專業紮實、自主學習能力和自我成就動機強的優勢,支撐其自主而快速地學習。
這些要求給傳統培訓學習模式帶來了不小的挑戰。
業務情境深入度不足
企業針對業務所展開的培訓學習專案,臨時和集中式進行學習素材收集整理、課程開發,這種方式與繁忙的業務工作相衝突,難以保證業務人員前期的投入,最終導致內容不完全、業務情境深入程度不足等問題,無法取得期望的價值。
難以提供最新內容
學員缺乏有效手段獲取和利用來自外部、一線的最新成果和實際經驗,學習的知識和內容較為陳舊;集中式培訓實施的運作方式週期長、時效性較差。
難以調動學員熱情
學員跟隨群體進度、被動式參與,不能根據自己擅長的學習方式及當前需要,調整學習重點、計畫及安排,熱情和主動性受到較大影響。
這些挑戰和問題,與訓練展開過程、實際執行,更與理念和出發點有關。對此,企業極需建立新的學習模式,實現學習方式和內容的全面提升。
Part.2 支撐自主學習的知識管理
為了實現學習2.0模式,企業需要通過知識管理,綜合應用知識積累、分類、共享、應用方式推廣幾個方面的方法、技術和機制,建設和完善企業知識體系和知識獲取管道。
3個要點建構知識體系
在知識體系建構過程中,企業需把握3個要點,以滿足員工自主學習的要求。
內容豐富而全面
知識體系內容在範圍上包含不同領域,如研發、行銷、客服等,以滿足不同領域員工的學習需要;形式上,除培訓所用課程材料外,還包括外部情報(資訊動態、期刊論文、外部報告等)、前線經驗案例(日常工作、特定專案、問題處理案例等)、知識文件(工作方案、專案成果等)在內的各個類別,提供豐富而全面的知識供員工學習。
有序分類和組織
當知識內容的量得到極大擴充,更需要做到有序分類和組織。知識分類要兼顧提交發佈和流覽查閱的便利性,通常會同時使用3~5個面向對知識進行分類,例如領域、形式、來源部門、職位等。如此,可以從不同面向對同一個知識點進行定位。不過,分類項目也需控制數量,保證大家在分享知識時便於理解並順利確定其分類。
業務持續發展變化,用於學習的知識也需持續積累、動態更新。企業除了要有平臺儲存和管理新產生的各類知識,還要對各類知識建立持續發佈更新的機制,例如外部情報定期採集、前線經驗持續更新、知識文件例行回收發佈的機制,確保學習內容完整且具備時效性。
內外打通知識獲取管道
有了完善的知識體系支撐學習內容的管理和更新,接下來便是建立有效的知識獲取管道來促成學習。企業可以從內外部全網路平臺以及同行專家兩方面進行管道建設。
- 內外部全網路平臺:企業可將分散存放在個人電腦和各個系統中的各類知識文檔,進行梳理回收集中管理,或通過搜尋引擎建立可以檢索搜尋的通道;在此過程中,應用上述知識分類做好知識的標籤,幫助快速且精準的找到需要的資訊。對於外部網站上具備參考價值的知識,了解其來源網站,借助專業技術工具定期蒐集後導入到企業內部網路,導入的同時做好知識分類,從而實現對外部網路上知識的有效利用。這樣,公司內外部全網路平臺知識,均具備通暢的管道可供使用。
- 內外部同行專家:對於內外部同行和專家所掌握的、尚未文檔化的隱性知識,企業可通過建立內外部專業人際網路的方式,打通其獲取管道。首先,在平臺上對經驗豐富的同行和專家的領域、專長、經歷、成果等資訊進行呈現,説明員工能判別合適的問題求助和諮詢;同時,建立與這些同行和專家交流討論的線上社群或線下小組,及時點對點諮詢獲取某專家的知識,或通過群組交流開放獲取多位專家的經驗和知識。當然,在建設專業人際網路及隱性知識獲取管道的同時,也要配套建設知識分享的激勵機制,讓同行和專家們有意願參與並貢獻知識。
通過以上知識管理舉措,建設完善知識體系及知識獲取管道,升級學習模式,引導和支持員工自主學習,已逐步成為行業共識。微軟、華為、騰訊等公司都已深入開展,並獲得了可觀成果。對比其他企業,這類公司的員工也具備更強的專業能力、更高的工作效率。
Part.3 培訓師的角色轉變
改變從自身做起。學習模式升級、引入知識管理新的方法和工具,需要培訓師完成一系列的角色轉變。
知識管理的引導推行者
學習2.0、知識管理為企業組織和各級員工帶來了新的理念和行為方式,如持續的經驗總結和知識積累、知識開放交流及共用、主動跟蹤學習最新知識等。培訓管理者需在自身轉變理念及行為方w式的基礎上,引導和推動企業各級員工的轉變。
首先,引導企業高層管理者。高階主管的觀念及行為是企業變革的風向標準,在推動知識管理時需優先考慮。專案啟動前,培訓管理者可以通過分享外部優秀標竿、邀請專業顧問協助等方式,讓高階主管們瞭解知識管理的價值;啟動後,及時向高階主管們展示取得的成果,持續增強管理團隊的信心。
其次,引導中基層管理者和員工。培訓管理者可以邀請願意嘗試新方法和工具的先行者,幫助他們積極實踐並取得初步成果,逐步影響和帶動有所準備的跟進者及保守觀望的後進者。這符合管理優化變革推行的客觀規律,體現了因勢利導、循序漸進的思維方式和策略。
知識管理的維護者
學習2.0模式要求建立一個廣泛覆蓋、有序組織、動態更新的知識體系,培訓管理者要轉變為這一體系的管理和維護者,建立起各業務部門能參與並擔負責任、持續產生和更新知識的運作體系及管理機制。推動業務部門參與和擔責,是構建知識體系的前提。培訓管理者只是組織者,業務部門才是實際的知識建設和輸出者。
培訓管理者應該組織業務部門管理者和專家深入參與,開展知識分類、識別知識來源、明確知識管理及更新的規則和要求。持續生產和更新知識,是知識體系得以有效應用的保障。外部市場和企業業務在持續發展和變化,所應用的知識也需要持續更新。培訓管理者要組織各部門明確職責安排、形成運作機制,持續追蹤、採集外部情報動態,例行回收各類專案和工作中高價值的文件資訊,並持續彙整相關的經驗學習。
延伸閱讀:企業學習地圖製作,你該避開的6個陷阱【國際人資】
知識產品的設計管理者
學習2.0模式下,企業要為員工提供的學習內容不僅是培訓課程,而是包含了一線情報、經驗案例、知識庫等形式多樣、內涵豐富的系列知識內容。因此,培訓管理者要從產品設計開發、應用推廣、效果跟蹤監控等方面,做好這些知識產品的設計和運營工作。這需要培訓管理者具備「使用者」和「產品」意識。
具備「用戶」意識,即把員工真正當成獲取知識服務的使用者,思考分析所服務使用者的角色和職責、面臨的專業問題、獲取知識的目的、當前獲取知識存在的困難等,針對他們的需求提出對應的方案。例如,針對專案團隊的知識產品,培訓管理者可根據專案分類來蒐集、依據階段性、成員流動辦公的特點,設計包含多模組知識、分階段推進、線上線下結合應用的方式。
前期,導入同類專案經驗案例;過程中,提供專案知識即時查詢和專家即時支援;專案結束時,協助進行知識彙整。這將有助於專案團隊提高業務績效,提升成員能力,傳承知識經驗等。具備「產品」意識,就要考慮和實施好產品的效果驗證、規模推廣和後續優化。
驗證過程中,選取合適的部門和團隊,及時獲取其使用效果和感受,客觀詳實地進行效果評估;推廣階段,以幫助業務部門掌握方法工具、自主使用為目標,做好使用指引及方法工具賦能;規模使用後,持續跟蹤分析各類使用者使用資料和回饋,根據存在問題及業務變化進行產品優化改進。如上述方向專案團隊的知識產品,需要在研發、行銷和交付等不同專案情境和客群中驗證、推廣和跟進優化。
在企業員工日漸成為知識工作者的今天,傳統培訓學習將日益走入困境。企業與培訓管理者應善用知識管理實現學習2.0模式,才能讓員工面對日常工作中層出不窮的問題,能以自助式學習的方式,快速獲取合適的知識來解決問題;持續進行一線實作經驗和知識彙整的漸進式學習;及時學習和瞭解領域的最新知識,為未來可能出現的問題打好基礎、做好準備,實現前瞻式學習。
看更多精彩案例:企業學習地圖製作,你該避開的6個陷阱【國際人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