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陳柏帆 顧問

職場管理的領域中,「做事容易,做人難」向來是許多主管的共同感慨。這個現象特別反映在那些因專業能力出眾而獲得晉升的主管身上。他們往往善於完成任務、解決問題,卻在處理人際關係和團隊互動時遭遇挑戰。本文柏帆學長透過一則古代韓信與謀士蒯徹的歷史典故,以及現代職場主管的經歷,探討了主管在管理實務上常見的盲點。

電視劇〈楚漢傳奇〉中,有一幕讓我印象深刻。 蒯徹是韓信帳下的謀士,韓信在打贏勝仗後替樊噲向漢王劉邦要了賞賜,蒯徹一得到消息立即提點韓信人情世故的要點(樊噲本來就是漢王的人,就算要漢王賞也不是由你韓信來要),即韓信長於用兵卻短於人情。

回到現實職場中,多數的主管都是幹練將才,對於任何高難度的任務皆能迎刃而解,相對在處理人情時較不如處理事情般的全面與細膩。

圖片來源:Pexels

管理盲點:主管與部屬間的認知差距

阿季是多數人對這位大姐的稱呼,專業策展人,外號一聽就知道是位資深主管,我們相識在一場培訓課程中,分組討論時因為阿季的一句輕鬆玩笑「我們很歸屬感,可是部屬都不歸屬感」而很有印象,也開啟了中午用餐後的對話。

「現在的人配合度都嘛很低,很多時候叫不動就要自己來了」阿季邊搖頭

阿季接著:「辦活動的時候因為道具繁多,通常我們都會叫車或包車,有一次因為器材比較少,我就請AA開車協助一下,想說反正都在台北。後來再請他幫忙的時候,他就要我叫車,一下說忙,一下說沒車用,阿不是都公司的事」。

當付出未獲認同:要我傾盡全力是否真有意義?

「正常來說應該都會幫忙,還是你們都沒有補貼?」我追問道
「當然有阿!憑加油發票,新北到台北補貼500」阿季帶點義正嚴詞
「是說結束後還要幫我載回去,有的器材很重,我還需要壯丁幫忙歸位,不然的話我就直接搭計程車就好了」阿季補充說道

阿季喝了口珍奶,邊咀嚼珍珠意猶未盡接著:「還有一次活動到晚上九點,地點就在知名的雞排店旁,收拾完畢之後,大夥一人來上一片香滋滋的雞排,吃得時候很過癮,隔天助理收錢的時候每個臉都垮下來,還有人問說不是公司要請,公司已經都提供晚餐了,消夜當然自己買單」。

同組夥伴此時,不是繼續扒便當配手機,不然就是輕微一笑,如果不是阿季人正在現場,我估計大夥應該會面面相覷了。

主管團隊管理-人情管理
圖片來源:Pexels

在公司利益與員工關懷間取得共識

身為主管,須確保公司整體利益這一點是無庸置疑的,企業端要生存因此維持競爭力與獲利則是必然的。然而也不要忘記,主管的職責中還有一項很重要的任務,即「適當安排,透過部屬完成任務」、「激發部屬的善意與潛能」。

那問題來了,絕大多數的主管都是因為能力優秀獲得升遷,一旦過度的以自己的標準要求部屬時,最後往往落得兩敗俱傷。或許,有些時候,主管只要給一個關心、讚美甚至是提供小小確幸,那結局就會大大的翻轉了。

突破慣性思維:用關懷激發部屬善意

激發部屬善意其實很簡單,主管只要做到三個字「多一點」即可。善意從何而來?其實就是透過相較而來的。由於每一個人每一個夥伴都會有屬於自己的經驗法則依循行事,相對的也就特別容易會有一些既定的框架,我們可以善用框架與加以突破。

以上述新北到台北的加油案例來說, 既然補500,那乾脆叫計程車就好,因為計程車資也差不多500,這就是框架。以上述雞排的案例來說,都已經工作到這麼晚了,而且助理還先幫忙點餐,阿不是就是公司要請,這也是框架。此時,我們可做的就是要比同仁預想的補貼再多一點,這就是超越框架,更主要的也為同仁下次的協助鋪下一層意願。

上面這些都不是常態案例,身為主管如何透過非常態事件的彈性因應,來創造激發善意與帶人帶心的氛圍,這絕對會是一個關鍵。若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分享文章內容!若有任何想法或建議,歡迎至臉書粉專與我交流。更多的主管痛點解密,我們下次見!推薦你閱讀更多柏帆學長的管理分享

延伸閱讀:《懂權力,在每個角色上發光》成為部屬的「安全堡壘」,發揮領導者真正該做的事

您也有訓練需求嗎?

填寫訓練需求表單,我們將盡快派專人與您聯繫,提供相關培訓建議與資料,以協助您的企業人才持續發展。

柏帆學長
陳柏帆 顧問

柏帆學長的職場巡航

我是柏帆學長,擁有超過10年電子製造業、科技業的主管背景與內部教育訓練講師的經驗,現為企業培訓師。「讓所有職場夥伴都更能有所發揮」是我一直以來努力的志向,在這也提供一個幽默、正向、職場難題分析的小天地,和大家一同學習成長。